操出白浆/91老司机深夜福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北条麻妃の女子力をアップさせる/国产美女在线观看

微信公眾號

咨詢熱線:400-090-5388 

制造中國檢索

當前位置: 首頁>制造中國>2021年3月

冠卓顧問-卓越運營|KPI體系|培訓體系|精益六西格瑪|5S管理|班組建設

一.看板的概念及在企業中的地位
     看板(如圖1.1,圖1.2)是在工序以及部門甚至企業之間傳遞生產以及運輸的信號、“口令”或者“指令”的載體。這種通過看板進行信息傳遞的方式稱為看板方式。
     在傳統的生產管理方式下,生產計劃是向所有工序同時提出的,接受了生產計劃的各零部件制造工序使用前工序向后工序提供零部件的方式,也就是“推進方式”,但這種方式無法迅速應對某個工序發生故障和因需求變化引起的形勢變化。而豐田公司打破常規,通過看板方式實現了“拉動式生產”。如果說JIT成就了豐田,那么看板方式則成就了JIT。
如今,看板方式已經被眾多企業引進,它已經慢慢演變成企業的一個子系統,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圖片1                                                                                              圖片2
二.企業中用到的看板類型及其功能
      看板是對生產過程中各工序生產活動進行控制的信息系統。通常,看板是一張在透明的塑料袋內的卡片。經常使用的看板主要有兩種生產指示看板和領取看板。領取看板標明了厚道工序應領取的物料的數量等信息,生產指示看板則顯示前道工序應生產的物品數量等信息。
      圖2所示為看板類型

圖2
備注:
      生產指示看板:顧名思義,是提示前工序必須為后工序生產的產品種類和數量
      領取看板:后工序到前工序領取零部件時使用的看板
     三角看板:批量生產用,標示訂貨點
 三.不同類型的看板在生產中的應用模型
     在企業實際應用中,看板的設置以生產過程中的產品和零部件的搬運單位作為看板設置的基準,搬運的工具通常使用托班、拖車、零件箱以及專用物流器具等。
     看板一般組合使用,主要分為兩種組合模型:
     模型1、生產看板和領取看板組合(圖3)

圖3
      1后工序B的搬運工定期(所有看板系統幾乎都是以一小時為間隔)攜帶領取看板和空托盤(集裝箱)到前工序B的存放場
      2搬運工把附在裝滿貨物的托盤上的生產看板換為同等數量的領取看板,并且把生產看板放入看板接收箱,留下空托盤,帶走裝有貨物的托盤。
      3回到B的貨物會進入加工工序,同時上面的領取看板再次回到B的領取看板箱
      4A工序看板接收箱中的生產看板數量達到“最大滯留數”時,A工序開始加工,同時A會像B一樣到前工序領取零部件,這樣,整條生產線就實現了“拉動式”的生產。
     模型2、三角看板和領取看板組合(圖4)

圖4
       1后工序B的搬運工定期攜帶領取看板和空托盤(集裝箱)到前工序B的存放場領取零部件
       2當前工序A存放場的零部件被領取到三角看板標記的托盤(集裝箱)時,前工序A開始生產 
四.看板張數的計算
      1對于模型2,前后工序之間只用一枚三角看板用于標示訂貨點,無需計算,領取看板的計算將在模型1中講到
      2對于模型1,可采用下面的公式1及公式2進行計算 



      生產看板的數量也就是在整條循環路徑上生產看板的總數,因為在一天中的領取次數和看板循環并不止一次,所以計算相對復雜。我們可以將一天的需求均分到每一小時,只要每小時的看板數可以周轉循環,那么一天也自然可以。(圖5所示:后工序向前工序定期領取是以1小時為間隔的)

例:某加工車間的JIT系統的工作地每小時對零件的需求量為200件,一個標準的容器放置該零件30件。傳送看板(和領取看板類似)的循環時間為0.5H,生產看板的循環時間為1H,其中等待時間和加工時間的容差均為0.1.求要傳送看板(領取看板)和生產看板的數量?
解:對零件的需求量D=200件/小時
      標準容器容量b=30
     傳送(領取)看板循環時間Tw=0.5H
     生產看板循環時間Tp=1H
     等待時間容差Aw=0.1
     加工時間容差Ap=0.1
     傳送(領取)看板數量

                                                                                                                                                                                                責編編輯黃彬泉
聲明:制造中國文章---屬冠卓咨詢內部專家原創內容,代表個人觀點,授權于冠卓咨詢網站使用;如需轉載請保留原意并注明來源:冠卓咨詢。請尊重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