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戰略規劃的整體思路要點
精益戰略的目的,是從企業現在戰略分解開始,把相關的運營要求,按照精益的分析流程,邏輯有序的分解到年度執行和考核規劃中去,劃分成局部的戰術要求(局部改善的績效指標),并運用精益改善的工具和方法,如精益項目改進或日常改進等方法,來實現這些改善。
精益戰略規劃的整體思路如下:
.jpg)
底端細節KPI的實現,是要靠項目改善以及日常改善來推動的。項目改善主要是一些跨職能流程的改善,而部門內的,具體崗位上的即時改善,大多可以運用“kaizen”的方式進行。
當然這里還有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從關鍵流程分解到底層KPI時,一定要運用價值流程圖分析來保證其合理性和分解出來的各級KPI之間的邏輯性,不然,就會出現下級KPI都實現了而上級或公司的戰略缺無法達到的尷尬。
另一方面,在改善過程中,對過程實施細節必須有評估,監控和考核,比如相關的項目管理流程,精益工具的運用程度,人員對精益的理解和實施情況等,都需要有一套系統的管理工具來推動,也能起到長期保障的作用。如下圖中的精益推行評估模型:
.jpg)
總之,精益戰略規劃就是一句話,即運用精益的管理方法幫助企業的戰略落地和實施。
企業的精益戰略規劃包應括以下幾個方面:
企業的現狀
企業的主要運營問題分析
-
各個運營部門的主要流程和管理問題及財務影響
-
在精益流程角度看問題的原因和邏輯分析
解決問題的工具和方法
-
對應各個問題的精益工具和方法(原則,邏輯思路,展開步驟)
-
各種精益管理工具之間的關系
-
精益改善后成果和衡量標準(財務成果和體系成果)
戰略規劃的實施步驟
-
精益活動推行的里程碑
-
主要精益活動的推行步驟和時間表(分部門,流程)
-
需配備的資源和條件,推行組織構架,項目模式
推行過程監控和固化方式(保障措施)
-
精益實施評估體系
-
精益的KPI考評
規劃的思路解析:
一。企業的現狀:
首先是針對企業的服務流程進行分析,明確核心的增值流程。圖例:
.jpg)
再從中分析出相關流程對應的指標的影響,包括相關的財務影響。流程圖,價值流分析將是這個環節的主要工具。針對其中的瓶頸環節或重要環節,流程圖可以不斷細分,可分級到崗位或設備,操作人員等。
量化分析流程的相關的財務衡量標準(指標及現狀),以及可能的改善空間。相關數據必須經財務部門的核實。如:
制造和項目周期、可比制造成本;
存貨周轉率、人均勞動效率;
總資產周轉率、質量損失率;
單位面積產出率、目視化管理
其他相關的流程指標
二。企業的主要運營問題分析
有了公司大的戰略目標,就要合理的分解到各個子流程(部門),最終使得各個點的改善能有效的匯集成為公司改善的目標。
基于前期的流程分析,將根據各個子流程(業務部門)現狀VSM分析,設計未來理想模式,并測算相關的指標的財務影響。(即目前問題對公司運營影響的量化評估)
.jpg)
在此基礎上分析出各個子流程(業務部門)量化的KPI改善步驟和目標,并為后面設計出相關的項目清單以及“kaizen”活動的規劃打下基礎。以下為分析后的精益戰術目標,這個目標必須是“看得見”的,也就是未來VSM上體現出來的,并經流程所有者認同的目標。例如:
.jpg)
責任編輯:李驊
聲明:制造中國文章---屬冠卓咨詢內部專家原創內容,代表個人觀點,授權于冠卓咨詢網站使用;如需轉載請保留原意并注明來源:冠卓咨詢。請尊重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