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Line balancing的定義
制造業的生產線多半是在進行了細分化之后的多工序流水化連續作業生產線,此時由于分工作業,簡化了作業難度,使作業熟練度容易提高,從而提高了作業效率。
然而經過了這樣的作業細分化之后,各工序的作業時間在理論上、現實上都不能完全相同,這就勢必存在工序間作業負荷不均的現象。除了造成無謂的工時損失外,還造成大量的工序堆積即存滯品發生,嚴重的話會造成生產的中止。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就必須對各工序的作業時間進行平均化,同時對作業進行標準化,以便生產線順暢流動。
Line balancing即是對生產的全部工序進行平均化,調整作業負荷,以使各作業時間盡可能相近的技術手段與方法。是生產流程設計及作業標準化中最重要的方法。Line balancing的目的是通過平衡生產線使現場更加容易理解“一個流”的必要性及“cell production”的編制方法,它是一切新理論與新方法的基礎。
二、Line balancing--平衡生產線的意義
通過平衡生產線可以達到以下幾個目的:
三、Line balancing的計算
要衡量生產線平衡狀態的好壞,我們必須設定一個定量值來表示,即生產線平衡率或平衡損失率,以百分率表示(參見圖9—2)。
圖9-2
首先,要明確一點,雖然各工序的工序時間長短不同,但如前所述,決定生產線的作業周期的工序時間只有一個,即最長工序時間pitch time,也就是說pitch time等于cycle time。另外一種計算方法同樣可以得到cycle time,即由每小時平均產量,求得一個產品的CT(Q:每小時產量)。
四、Line balancing的改善原則方法
1.改善的基本原則與方法
平衡率改善的基本原則是通過調整工序的作業內容來使各工序作業時間接近或減少這一偏差。實施時可遵循以下方法。
.jpg)
以上方法請參考圖9-3拉平衡方法示意圖進行理解。
.jpg)
2.Line balancing改善案例
下面具體通過現場一較為簡單的Line Balancing實例,使大家更加深入體會平衡生產線的方法及其綜合運用。
2.Line balancing改善案例
下面具體通過現場一較為簡單的Line Balancing實例,使大家更加深入體會平衡生產線的方法及其綜合運用。
(1)現狀調查(見圖9-4、圖9-5)
.jpg)
.jpg)
(2)現狀分析:從作業時間及平衡率看,生產線的平衡損失比較嚴重,且作業分工過細,造成作業內容調整困難。因此在作業改善上所能采取的較直接簡便的方法即是合并工序內容,調整并取消時間過短工序,以達到提高平衡,減少工時損失,提高人均效率的目的。
(3)改善方案及評價(見表9-1)
表9-1 工序作業改善方案對策表
.jpg)
(4)改善實施確認(見圖9-6)
(5)改善結果匯總表(見表9-2)
表9-2 改善前后各項產能指標比較
.jpg)
.jpg)
圖9-6
朱清輝 冠卓咨詢項目總監
聲明:制造中國文章---屬冠卓咨詢內部專家原創內容,代表個人觀點,授權于冠卓咨詢網站使用;如需轉載請保留原意并注明來源:冠卓咨詢。請尊重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