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卓顧問-卓越運營|KPI體系|培訓體系|精益六西格瑪|5S管理|班組建設
JIM 是制造型B公司持續改進(CI)部門的主管,到B公司的時間不長,也就半年多一些,對這個民營大企業的公司運作和管理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很多工作也逐步走入正軌。
盡管JIM年齡不大,還不到28歲,但有了五年的工作經驗,在到B公司之前,他先后有過兩個制造企業的生產工藝工作經驗,畢業后先在一家大國企做設備工程師一年多,然后又進入一家世界500強企業的國內合資工廠工作了三年,從設備工程師逐步轉入了工藝技術部門的主管工作,這樣的工作經歷,也是他能進入盡管是民營企業,但已經完成公司整體上市后,需要跨步發展的行業龍頭B公司的重要原因。
目前,由于是在CI部門做主管,JIM有機會能直接接觸到生產,質量,設備,物流等各部門的主要工作流程,并根據了解到的情況,匯總分析,并向公司主抓生產的副總直接匯報,也會定期提出對生產管理系統的改善建議,如果得到領導的同意,JIM就會安排將具體的改善通過項目方式組建團隊,進行問題的分析和解決。由于JIM工作認真積極,在半年多的時間,CI部門對生產現場實施了一些列精益改善,效果獲得了公司領導的認可。
這天,公司副總電話給JIM,說晚上請他吃飯,于是,下班后,副總與JIM一起到一家小酒店,點了兩個菜,要了一壺酒,邊吃邊聊了起來。聊天的內容,無非還是公司的生產管理的方方面面,在管理方面,因為有很多共同的理解,兩人也聊得很投機。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的時候,副總突然問了一句話:“你覺得設備部工作做得怎么樣?”
“ 他們部門的人都挺忙的!”JIM順口回答道。“應該還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比如維修工的技術水平,設備日常維護的計劃性和定期監控……”
“ 那如果讓你去接設備部經理,你覺得怎么樣?”
這個問題,對于JIM來說確實太突然了,他愣了一下,接口說:“設備部的工作確實不容易,這個事情太突然了,我回去好好想想。”
生產副總沒有接這個話題,轉而聊起了其他一些事情。
三天后,公司在內部公開宣布了新的設備部經理人選,結果,設備部一名比較年輕的工程師走馬上任,而這似乎和JIM沒有什么關系。
解析:
很明顯,這個過程中,JIM失去了一次寶貴的提升自己價值的機會。這個過程中,JIM的問題出在哪里,如果再次遇到這樣的機會,你會怎么回答和處理呢?
什么原因導致了機會沒有被JIM把握住呢?借用生產副總的話,既然你自己還沒有準備好做設備部經理,那我就只能選擇已經充分準備的人了。這句話背后,其實有兩層含義:首先,領導還是肯定了JIM的積極工作和做事的理念和方法,否則不會在有提升空間的時候,會想到JIM,甚至能主動和JIM進行溝通;同時,領導對JIM還是有不放心的地方,說明JIM自身還有一些不能匹配領導期望的地方,實際上,也就是因為這點擔心,又通過正面的交流溝通,不但JIM沒有扭轉領導的擔心,反而放大了自己的不足,結果自然可想而知。歸結為一點:面對機會JIM還是沒有準備好。
那么,如果是你遇到了這樣的機會,應該怎么處理才是最符合領導期望的呢?這里,有幾個建議:
第一:要隨時關注工作的具體情況,把每個可能都提前考慮好。就如這個例子里,其實JIM已經在較短的時間里完成了對新公司的熟悉過程,也對后續的公司發展有了一定的認識和想法,不過,明顯看到的是,在公司組織分工方面,JIM還沒有做好深入的了解和準備;
第二:當有機會來的時候,要堅定的選擇說“YES”,這樣才能體現出自己已經準備好的自信心,也才能將這份信心傳遞給有關領導;
第三:在陳述了自己的意見后,別忘了要和領導交換一下想法,這里,既需要更深入的了解領導給自己機會的意圖,又要清楚的把可能的困難和需求領導協調的資源。
這樣,即做好了準備,又表達了自己的態度,還提出了資源需求計劃,這對公司也好,自己也好,都是比較合適的處理方法。
回到上面的案例,如果JIM在副總詢問是否愿意后,這樣回答:“能到設備部進行管理,我覺得是領導對我的信任,我相信我能把設備部管理好。”“對于設備工作來說,我需要您能給予更大的支持,包括有些人力,財力和物力”
如果當時是這樣的答案,三天后又會是什么結果呢?
白文靜 冠卓咨詢項目總監
聲明:制造中國文章---屬冠卓咨詢內部專家原創內容,代表個人觀點,授權于冠卓咨詢網站使用;如需轉載請保留原意并注明來源:冠卓咨詢。請尊重原創!